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探寻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7月6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青禾耕梦”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开展以“乡土振兴谋发展,同心筑梦促振兴”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通过与当地村干部交谈,以及实地考察村落的乡村振兴成果,对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有了认识。
实践团成员来到付楼村,看到付楼村街道干净整洁,且周年存在许多新能源技术。据村干部介绍,付楼村这个曾经的贫困地如今已焕然一新,以“零碳乡村”为目标,走在绿色能源革命的前沿。并且其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的核心示范区,凭借“风光储充放”一体化新能源模式,成为国家级零碳乡村标杆。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以及与村干部访谈,探寻新能源如何激活乡村发展的“绿色引擎”。
图为付楼村零碳村庄项目介绍
付楼村光储充停车库,正是隆基绿能与国家电投联合共建的示范项目。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由隆基绿能与国家电投联合共建的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库示范项目。现场,村干部向实践队员讲解并演示了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充电桩三大核心功能如何完美融合运作。实践团成员们仔细观察着在阳光下静静吸收光能的光伏板,亲身感受着这套系统如何将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清洁电能,为村民和访客提供便捷的绿色充电服务。
展开剩余66%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光储化一体停车库
实践调研的足迹还延伸到了村民家中和村里的能源设施点。据村干部介绍在供热领域,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不仅能耗高、成本大,还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而PVT零碳热水器则提供了低碳、高效的供热解决方案,不但为村民带来了便利,还紧跟低碳绿色生活的方针。随着村干部脚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户用光伏+碳纤维电供暖”介绍板前,经村干部介绍,其是一种将光伏发电与碳纤维供暖技术相结合的能源利用方式,属于清洁能源供暖模式,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等优势。实践队员们还重点参观了村里的光伏长廊,了解到这些设施年发电量可达120万千瓦时,是支撑全村清洁供暖和部分用电的关键,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取暖。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电投综能光伏长廊
新能源不仅点亮村庄,更激活经济。来到了村委会,在与村干部的交流探讨中,目前付楼村将发展以新能源为基,让付楼村深挖本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付楼村目前存在绿色粉条厂利用本地原料进行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种植园在园区种植特色品种(如香野草莓)和番茄,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村干部们及村民们现阶段正积极寻求合作企业拓展销路。稀缺养殖业无骨羊场养殖骨头呈黑色的特有羊种,营养价值高,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展如坑塘文旅综合体,通过对坑塘的环境治理与资源整合,还有打造集新能源应用(如光伏)、垂钓营地、特色养殖展示、农家乐于一体的文旅项目,延伸产业链。旨在让付楼村的产业发展蓬勃向上,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与付楼村村干部交流
此次调研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新能源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团队成员不但对付楼村的蝶变振奋,更深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人带着知识与热忱奋斗。让青春力量融入乡土振兴的浪潮,与更多村庄一同奔赴“绿色未来”。
图为实践团队与班村村干部在村委会合影
发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星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